國立故宮博物院為平衡南北文化均富,
於民國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
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以南北文化雙星雙亮點,達成藝術均富的理念為目標。
故宮南院以當代博物館理念規劃設計,
館內展覽故宮典藏文物,
並且加入亞洲文化視野,
以豐富文物詮釋角度,
戶外園區寬闊舒適,
活潑的各種教育推廣活動,
讓民眾從不同的角度親近文化藝術。
園區景觀
園區景觀以滿足博物館觀眾
及周邊地區民眾之休閒運動需求,
並發揮防洪與生態之功能設計。
全園區以園道圍繞,
形成一條流暢優美的賞遊動線。
伴隨園道規劃有水景花園
熱帶花園 慶典花園等區域,
並隨地形起伏配置水景 涼亭 步道等設施。
景觀絕佳的眺望點包含南側入口
故宮南院興建記石碑、
藝術之丘 水岸舞臺及出眺景觀平臺等。
走在臨湖步道 看蓮湖很舒服
園區展示 8座公共藝術 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的作品呈現
也有10個戶外美術館 分別在展現園區內 讓你不經意就會藝術交流
還有14個景點 讓你樂不思蜀 開啟藝術之旅
最美的回憶 伊朗藝術家 Kambiz Sabri
至美橋
至美橋呼應主體建築的造型,
景觀橋的結構形式與造型採用書法中草書的形式,
以富韻律的動態氣勢引導入館人群接近主體建築,
並提供遊客最獨特與舒適的步行經驗。
主拱在低空形成一道沿水面鼓起之弧線,
呼應主體建築作為入館的低調序曲,
同時創造步行時 視覺延伸與韻律感。
橋面溫柔 輕輕地將上下湖分隔開,
同時充滿 龍 的文化象徵。
橋面採空縫設計,
可觀看至善湖之不同景色。
因應氣候環境 結構附掛雨庇,
達到遮風 遮陽及避雨的功能。
依曲形蜿蜒設置,
光影透過雨庇灑落於橋面上,
構成獨特的感官與視覺經驗。
至美橋這邊是下湖稱為 至善湖
另一座至真橋在上湖 也就是至德湖
不過在維修中無法通行
我們就無法走至真橋環園一圈 (殘念)
博物館建築
故宫南院總面積約70公頃,
包含博物館區20公頃、園區50公頃,
博物館建築由姚仁喜建築師設計,
以傳統水墨畫之濃墨飛白及渲染
三種筆法為概念發想,
發展出虛 實量體相互交織的流線形體。
實量體為墨韻樓,
主要功能為展廳及文物庫房;
虛量體名飛白館,
設有接待大廳 博物館教育空間 餐飲
及紀念品商店等。
中央走道自南端景觀橋開始,
以蜿蜒曲線穿入虛實量體所圍塑之中庭即為渲染。
這三道曲線同時也象徵著
中華印度及波斯三個古文明,
在歷史長河中匯聚交流,
衍生出燦爛多元的亞洲藝術文化。
走到本館前種滿竹子的中庭
拍個照 休息一下
欣賞建築優美的流線形體
發現建築物墨韻樓外側 大大小小的黑色圓型體
很像磁磚 原來是三萬六千多片的鑄鋁圓盤
掛在弧型牆面所構成 透過現代數碼化設計
呈現古老銅器上的龍紋與雲紋
當陽光移動時 圓盤反射
會看到一條龍遨遊在雲朵中
走入本館(飛白館)大廳參觀玻璃帷幕 八千多片的玻璃
很明亮 將東側優美的湖景盡收眼底
館內一樓有兒童創意中心 兒童創意教室
兒童創意中心
超過300坪裡頭有各種互動遊戲
觸摸展件 AR與VR等數位科技
讓小朋友用五感學習
這是在一般博物館少有的
走出兒童創意中心
透南風廣場(親子互動遊憩區)
還有多項大型地景設施
大型溜滑梯(紅魔毯溜滑梯) 噴水場 (飛白場) 沙坑(白螺) 沙灣等等
真的是小朋友的天堂
你看 一大片的波波草地
沒想到在故宮南院也可以看得到
近年來波坡草 從日本 韓國 紅到台灣來
一球球整齊地排列在草地上可愛模樣
馬上我們就拍起照來
還有兩隻一大一小的跳跳馬
喔不 那是人氣國寶 最受歡迎的戰國青銅器犧尊
古代用來盛酒的禮器
外型可愛 又讓我們拍個不停 (呵)
位於嘉義的故宮南院,
因近嘉義高鐵站交通上非常方便,
很適合安排一日遊的景點。
來到腹地廣大的故宮南院,
你可以選擇搭乘遊園車欣賞湖光綠地的景色,
就算不入內參觀,也很適合帶小朋友放風走走
最適合親子遊的就是廣大的戶外園區,
小孩在知識充電後,
到戶外體力放電一下,
真是一舉兩得的好地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