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帶大家來台南市中正路

古蹟最密集的地方 

參觀3間古蹟

看看超過80年的老建築新活力,

帶給我們甚麼樣的驚奇和感動

話不多說 那就開始吧

 

臺南市消防史料館 

台灣唯一消防博物館就在台南

古蹟活化耗時兩年重整

台南合同廳舍消防史料館

經過湯德章紀念公園的圓環

會被這棟白色的中央高塔所吸引

1365px-台南合同廳舍_Jun_2019.jpg

1930年為了慶祝昭和天皇登基,

興建了六層樓高的中央高塔,

並在塔邊則立有對消防隊有功的

營造商人住吉秀松的雕像,

當時高塔稱為『火見樓』,

後來稱作『望火樓』,

是當時台南市區最高的建築,

所以被用來當作消防瞭望臺使用。

在當時幾乎全為木造房屋的市區中顯得格外重要,

可以隨時監控著市區內火災的發生。

1937年在高塔兩側擴建

加強磚造的『合同廳舍』(聯合辦公廳舍),

是為警察會館與錦町警察官吏派出所,

由台南州土木課營繕係所設計,

於隔年4月25日完工。

目前是消防史料館也是

臺南市消防大隊第二分隊、

保五總隊第一大隊第二分隊,

臺南御大典紀念塔.jpg

1公共服務區 

 消防史料館分8個展示區  

一進入大門 看到搶眼的紅色古董消防車  

  製造於1950年是台灣早期最先進的消防車

LINE_ALBUM_2022812北港 台南之旅_221001_0.jpg

2 台南消防先驅 

住吉秀松以住吉組 成立消防組織

而成為府城主要私設消防組的開端

他是南臺灣重要的營造商

在當時並無官方消防組織

擔任負責人10年以上

IMG_6937.JPEG

IMG_6942.JPEG

3 合同廳舍前世今生 

1938年落成啟用聯合辦公廳舍  

所屬 警察官吏 消防組織所及警察會館

中央高塔興建於1930年是當時台南市最高建築

作為消防瞭望臺使用。

2017年台南市政府消防局古蹟活化進行修復

再現合同廳舍歷史風華

4 消防歷史長河  

消防發展史演變

始於1840年府城六條街大火後

制定 防火章程

歷經日治時期消防組設立與變革

國民政府來台後

消防組織編制與縣市合併後 組織調整

隨著社會型態轉變及工業技術進步

消防業務從原本單純火災搶救與預防

演變成更繁雜及多元的業務內容 

IMG_6945.JPEG

IMG_6960.JPEG

現在所看到的是

全台最古老的消防滑竿

消防弟兄用雙手與雙腿夾住

從三樓滑到一樓只需三秒,

就可以迅速到一樓搭消防車出任務

 

5 台南消防記憶牆 

台南消防記憶牆示著消防重大事件

從台南12件重大火災事件

認識與火神搏鬥的勇者

回憶在火場搶救而犧牲奉獻

的警義人員事蹟與精神

       

6 救援SOS  

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全國損失 傷亡慘重,

各地消防單位面對如此巨大天災

為提升災害搶救技能 強化救助能力

紛紛成立特種搜救隊

在各種多元艱難的災難場合

總能見到他們身影穿梭其中

IMG_6941.JPEG

IMG_6958.JPEG

7 天搖地動 

以1964年白河大地震及

2016年0206美濃地震

為台南兩個損毀嚴重之災害,

兩場地震發生的時空背景不同,

呈現出不同的建物損壞情況 

救災方式與救災組織

 

 VR地震搜救任務體驗

透過VR地震搜救任務的體驗

讓民眾以特搜隊員的第一視角

體驗進入災區搜救生還者之情境

 

8 消防英雄

一起來認識消防員的工作和消防救護裝備體驗

 大人 小孩穿戴消防員的服裝和配件

體驗消防人員救火 救人的辛勞       

IMG_4451.MOV.png

在雲林虎尾合同廳舍

跟台南合同廳舍相似度百分之九十

有興趣的朋友點擊右上方連結 (放照片)

 

台南消防史料館 周二到周日開放免費參觀

全台唯一消防史料館,

除了可以看看這80年的古蹟,

在史料館中看到許多老照片,

小朋友和大朋友體驗穿著消防人員服裝和裝備

還有救災現場VR體驗,很適合帶小朋友來,

寓教於樂的好地方

IMG_6975.JPEG

IMG_6976.JPEG

IMG_6977.JPEG

度小月原始店

度小月源起於1895年的台南

洪氏先祖平時以補魚為生

每年在航行海況不佳的季節時

無法出海捕魚為了養家活口

漁民俗稱小月

就開始賣起麵來藉此 度過小月

一開始是以竹擔仔挑著沿街叫賣

掛在麵攤前的燈籠上

寫著度小月擔仔麵六個字

由於口味獨道 廣為大眾接受,

度小月擔仔麵 卻成為金字招牌,

後來直接轉行賣麵 這就是度小月擔仔麵的由來。

目前已傳至第四代繼續經營。

IMG_6983.MOV_20221005_231359.385.png

土地銀行

有如神殿般造型的土地銀行

日治時代稱為勸業銀行

勸業 日文的意義是 提倡實業 獎勵產業,

建築風格非常獨特 

希臘神殿式的圓柱整齊排列在兩側,

主體建築有如等邊三角形般屹立著,

給人沉穩的感覺,

遊客時常由林百貨的頂樓拍攝土地銀行壯觀的全貌,

IMG_6742.JPG

高聳的走廊天花板上是許多燕子築巢的地方,

抬頭會看見燕子飛來飛去

哺育幼子的畫面,

是土地銀行趣味的一幕。

特別一提是台北襄陽路

也有一棟外觀幾乎一模一樣土地銀行

現由國立臺灣博物館做分館使用,

稱為國立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有機會您到台北可以去看看

IMG_6983.MOV_20221005_231359.385.png

林百貨

Scene_in_Ginza-tori_of_Tainan,_Formosa.jpg

南台灣第一間百貨公司,

也是台灣唯一有神社的百貨公司

林百貨台南人俗稱五棧樓仔,

是日本山口縣人林方一投資,

1931年由梅澤捨次郎設計      (看嘉義旅遊)

屬於 末廣町 店鋪住宅速成會街屋中最大的一間,

1932年完工落成 12月5日開幕,

投資人林方一卻不幸在開幕後幾日因病逝世,

林百貨僅比全台第一家菊元百貨公司晚幾日開幕。

該區為當時臺南市最繁榮的商業區,

因此有銀座之名。

1998年林百貨才被列為市定古蹟,

產權歸市府所有,於2013年中修護完成。

相隔81年後,

林百貨終於以台南文創百貨型態新生,

成為台南新摩登時代的窗口,

述說一個新生春芽的台南新故事,

台南的新生活運動就此開展。

旋轉指針式的林百貨電梯

只停1 4 5樓,

整修時保留原始結構,

現今電梯僅能承載5人,

假日想搭還得排隊 要耐心等待

建議搭電梯到5樓 再從5樓逛下來

IMG_7417.MOV.png

五樓 台南好美味

延續1932年林食堂的故事

新裝重現摩登時代感重回昭和時代,

品嘗懷舊咖哩飯 坐下來慢慢享受復古摩登的氛圍

林珈琲 咖啡館與旅人生活小舖

在老空間以文化與記憶

引領大家感受台南人文生活的細膩與品味。

IMG_7421.MOV_20221006_165015.194.png

六樓 台南好風景

露天廣場擺放了超多巨型的大椪餅

大家看到巨大椪餅會童心大發

摸摸椪餅 或坐在上面 或拍照 很有樂趣

椪餅是小時候的早餐 

記得當時會把椪餅放較大的碗裡

淋上煉乳 再加上熱開水泡著吃

紀念品販售店

別出心裁的特有小物

紀念與紀錄90個年頭的痕跡歲月

想擁有與歷史連結的紀念品可是不容錯過

頂樓可以遠眺附近的風景

頂樓電梯井 

位在六樓以八角樓瞭望台造型突出

在神社旁,

並以一拱橋連結

末廣社

來到頂樓絕對不能錯過的神社 

末廣社就在這裡

台灣僅存的店舖建築內的空中神社

 

四樓 台南好文化 

一個藝文空間

是喜歡音樂 書籍的朋友們小天地,

挑一本喜歡的書再配上一杯咖啡,

享受一個美好的時光吧!

林咖啡目前也有提供椪餅加冰淇淋的組合,

可以享受與品嘗到屬於台南的獨特下午茶

 

三樓台南好時尚

這層樓主打的是居家生活用品,

不論是衣服 鞋子 包包在這裡可是應有盡有,

在設計上也別出心裁 極具時尚品味

IMG_7447.MOV_20221006_164201.954.png

二樓 台南好設計

進駐許多品牌設計的生活小物,

經過設計師的巧手,讓小物變得更有吸引力,

不知不覺就可以逛很久

 

一樓 台南好客廳

牆上的時鐘 地面上老舊沙發 電視 唱盤機 

擺設營造出當時台南人客廳的印象

琳瑯滿目的台南在地商品,

想買個伴手禮回家在這就對了

 

停車場:

附近有公11立體地下停車場(小型車為限),每半小時10元。

林百貨當日消費滿五百元可折抵30分鐘,每日最高折抵2小時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林百貨官網

度小月官網

旅遊王

台南旅遊網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古蹟營運科

 


檢視較大的地圖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glue 的頭像
    marglue

    marglue的部落格

    marg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