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必拍景點

在司法博物館左側庭園

特別留下當時辦理結婚證書的窗口

原台南地方法院三樓結婚禮堂

辦理公證結婚 見證愛情

 

司法博物館原址是清治時期馬兵營舊址

是全台現存歷史最悠久的大型法院建築之一

該棟建築見證了台灣重要司法的歷史

IMG_6895.JPEG

台南地方法院歷史

司法博物館原本是台南地方法院 

位於台南市中西區

建造於1912年 已經110年了

指定為中華民國直轄國定古蹟

歷時13年修復

現作為司法博物館開放民眾(免費)參觀

108小西門 (4).png

建築設計

西方古典風格 建築主體莊嚴宏偉 

坐南朝北 採紅磚構造 建坪886坪 

其建築外觀與內部構造採巴洛克風格

台南司法博物館是不對稱設計

有左右側兩個入口

目前開放進出的是右側入口,

上方是圓形屋頂,主入口門廊為古典山牆形式

而未開放的左側入口 上方屋頂則是高塔設計。

但因為高塔龜裂嚴重又找不到原設計圖修復,

所以現在已經看不到高塔了

IMG_6896.JPEG

位置圖

IMG_6840.JPG

大廳

一進入大廳 抬頭就被華麗圓頂給吸引

鏤空藻井(天花板) 

四邊由每三根一組的希臘羅馬柱

充分展現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風格之美

地板是維多利亞拼花地磚

會不會好奇誰設計如此偉大的建築

IMG_6836.JPG

IMG_6837.JPG

IMG_6844.JPEG

IMG_6845.JPEG

IMG_6846.JPEG

IMG_6847.JPEG

奉安所

奉安所具有會議室的功能,

過去曾作為供奉天皇與皇后 

頒布的教育文件場所,

戰後曾作為地檢署倉庫使用

 

拘留室

拘留室

主要是讓犯人或嫌疑犯到法院應訊

暫時等候的地方

共設有四間長型的小房間

長條型的冰冷地磚,

牆壁上刻滿訴求文字的感覺,

讓拘留室更增添神秘色彩

以下是居留室必拍的景點

IMG_6881.JPEG

IMG_6882.JPEG

IMG_6883.JPEG

IMG_6884.JPEG

IMG_6885.JPEG

模型室

模型室介紹這棟建築物的建築師

當時是台灣總督府技師

森山松之助所規劃設計

與總統府 國立台灣博物館

並列 日治時期三大建築

都是出自於森山松之助之手

各隔空間依用處功能分配規劃

內部各空間功能

大廳 庫房 奉安所 扣留室、

法務辦公區 法庭區等配置,

各大區域以以廊道聯繫,

中央走廊設有有四座採光井,

使陽光可從屋頂天窗

藉由玻璃折射光源至室內之作用,

IMG_6848.JPEG

IMG_6849.JPEG

IMG_6850.JPEG

IMG_6851.JPEG

森山松之助.png

特展A

戰前臺灣近代司法展開(1905~1941)

從此走入司法脈絡

以搭火車的方式來看台灣近代司法

到售票亭 買票 搭火車 途中會經過五個月台

第一月台 1907車次前往 穩定運作的覆查法院  (廣播)

第二月台 1917車次前往 覆查法院的內地化改革

第三月台 1923車次前往 高等法院的內地化改革

第四月台 1928車次前往 思想司法體制下的高等法院

第五月台 1935車次前往 走向戰爭時期的高等法院

 

明治後期的臺灣近代司法制度,

如何在20世紀前半持續發展,

為戰後臺灣司法制度奠下基礎?

殖民地統治和本土意識的碰撞,

透過司法的角度審視,

又會呈現什麼樣的觀點呢

戰前臺灣近代司法的展開,

一探百年前臺灣司法發展的歷程。

 

特展B

臺灣近代女性司法官

你能想像臺灣曾經不准女性當法官嗎?

法官請假規則裡沒有產假?

當事人甚至想不到法官可能是女人。

以臺灣近代女性司法官為主題,

透過介紹不同發展階段 指標性人物,

以及發人深省的小故事,

見證臺灣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女法官居多數的今天

一起來了解 女性如何築起通往司法殿堂之路!


 

手藝室

提供白紙以及色鉛筆

大人小孩都可以拓印司法博物館圖案

完成好的作品記得要帶走喔

IMG_6862.JPEG

司法文物

展出許多早期珍貴的司法文物,

如公文與判決書等,

牆壁上均掛有解說板,

可以一邊欣賞這些文物,

一邊了解它們的歷史由來,

 

包括228事件中遭槍決的

人權律師湯德章的案件,

司法設備的展示有六法全書

代表正義的法槌,

還有許多法庭上會使用的的工具物件

在這裡都看的到

 

庫房 

庫房放置法院重要物件的地方,

像銀行的金庫一樣。

這個特殊的房間有非常嚴謹的設計,

光是牆壁就厚達75公分

入口的鐵門也重達數百公斤,

看起來也不是一般鐵門的厚度

僅有兩個窗戶,

不但跟入口一樣能用鐵門鎖上,

開個窗戶好像就在打開保險箱的門一樣

IMG_6873.JPEG

IMG_6874.JPEG

IMG_6876.JPEG

IMG_6877.JPEG

IMG_6878.JPEG

公共藝術 天塔Reappear Tower

前面提到高塔龜裂嚴重

欠缺足夠復原的歷史資料

被拆除的高塔無法恢復,

請來藝術團隊集結形成屬於 

台南地方法院的時光碎片作品 天塔

復刻出想像的高塔 將高塔倒吊(倒掛)

透過地面鏡 (凸透鏡)

人們低頭如同看見高塔消逝前的存在

抬頭直視天塔 提醒著我們真實 高塔的不存在

視覺互動中 觸動我們對於過去歷史與當下時間交錯的微妙感受

訴說古今交錯的氛圍。

並榮獲第六屆公共藝術獎 評審特別獎的殊榮

 

認識調解

藉由多媒體方式

模擬在法院 紛爭外訴訟解決機制

IMG_6889.JPG

IMG_6892.JPEG

中庭

從中庭看到右門廳上方馬薩式屋頂(Mansard Roof)

美麗魚鱗屋瓦 莊嚴華麗

19世紀歐洲極為流行

是台灣碩果僅存仍具原樣貌之馬薩式屋頂

 

木造五角形桁架 構成屋頂結構,

屋頂分為二折 上坡緩而下坡陡,

足足有一層樓之高度 不僅較易通風

桁架下還可以安裝木板走道 稱為貓道

供工人整修之用

現在貓道也開放參觀 記得要預約 

原台南地方法院法院貓道.jpg

圍牆

參觀完司法博物館 再帶大家來看看圍牆

豪邁揮灑在法院圍牆上

你知道這是誰的手筆嗎 

禮運大同篇

古老的文化對社會關懷重要的指示

要政治領導人對社會服務,

對各種人關懷,

要大公無私 誠信 實在

理想的大同世界 

國父 孫文手書

 

臺南孔子廟 

走在南門路上 

看到紅色代表著崇敬高貴的圍牆

全台第一座孔子廟就到了

記得看大成坊對面的泮宮石坊

全台唯一有泮宮石坊的文廟

那什麼是泮宮石坊 

周朝地方上諸侯的學校稱泮宮

泮宮石坊是位在府中(街)孔廟商圈

有在地小吃 美食跟手工藝

IMG_6905.JPEG

IMG_6909.JPG

全臺首學 

全台童生入學之所 而稱為全臺首學

臺灣的第一座孔子廟

創建於明朝永曆19年(1665年),

當時稱為 先師聖廟 至今已有357年的歷史,

由第一個漢人政權 鄭氏王朝所創立,

為的是在臺開辦教育 培養為國效命的人才。

清領時期亦延續功能,

為臺灣官辦的最高學府 臺灣府學 所在地。

直到今日孔廟依然是讀書人的聖廟,

有著崇高的地位。

還有延續三百年的大成至聖先師釋奠典禮

IMG_6912.JPG

IMG_6916.JPEG

臺南孔廟格局

為左學右廟前殿後閣的三合院,

有三進兩廂,右廟的第一進為大成門

清朝時左右設有名宦祠鄉賢祠

第二進是大成殿供奉孔子牌位。

第三進是崇聖祠

左學為明倫堂文昌閣,堂前原有兩廊,

分列六藝齋 後建 教官廨舍及齋廚,

東邊建朱子祠 朱子祠在日治時期毀壞

IMG_6920.JPEG

IMG_6922.JPEG

IMG_6923.JPEG

IMG_6925.JPEG

IMG_6926.JPEG

IMG_6931.JPEG

臺南孔廟-依循古禮 祭孔重鎮

臺南孔廟建築莊嚴宏偉,

氣氛肅穆,列屬國定古蹟,

擁有眾多的歷代帝王元首御匾,

孔廟的紅色圍牆

緣於周朝貴族宮殿冠服的顏色;

極富風味 雕工華麗的傳統台閩式建築,

都是臺南孔廟魅力之所在。

廟旁蒼鬱的古樹、綠意盎然的中庭,

伴著古味古香的建築,

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臺南孔廟不僅僅只是台南的地標,

更是學子們的心靈寄託 放鬆的好地方。

300年來府城孔廟始終維持傳統,

 

固定於春 秋二季舉辦祭典,

以秋季的祭孔大典最為重要,

每年9月28日清晨開始展開一連串的祭祀儀式,

總共38個程序完成典禮,

有機會來台南玩帶小孩參與 遵循古禮的祭典

明倫堂.jpg

明倫堂 明倫堂為儒學的講堂

是由前方抱軒與後方本體組成的建築。

前方抱軒為四根柱子支撐木構架,

上承歇山屋頂,

後方本體面寬三開間,採格扇門,

屋頂為硬山頂,簷廊設有拱門

 

文昌閣 

樓高三層,

一樓為方形,二樓圓形,供奉文昌帝君,

三樓八角形,供奉魁星,

因而此樓又稱魁星樓

文昌閣在2004年時因結構損壞而封閉,

經修復後才於2009年9月28日重新開放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arglue 的頭像
    marglue

    marglue的部落格

    marglu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